在刚刚落幕的2023年亚洲皮划艇锦标赛上,中国皮划艇队以三金两银一铜的优异成绩收官,展现了强劲的整体实力,本次比赛于泰国清迈举行,吸引了来自亚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名运动员参赛,中国队派出了以老带新的阵容,既有奥运冠军压阵,也有多位“00后”小将首次亮相国际大赛,最终在静水竞速、激流回旋等项目上实现多点突破。
在男子单人划艇1000米决赛中,东京奥运会银牌得主刘浩延续了稳定发挥,以3分48秒22的成绩率先冲线,为中国队摘得首金,赛后采访中,他坦言:“赛道风速变化大,后半程战术调整是关键,年轻队员的追赶也让我不敢松懈。”值得一提的是,首次参加亚锦赛的19岁小将王瑞在男子单人皮艇500米项目中爆冷夺冠,其冲刺阶段反超日本名将山口翔太的精彩表现,被现场解说称为“未来之星”。
女子项目同样捷报频传,双人划艇500米组合徐诗晓/孙梦雅以绝对优势卫冕成功,两人的默契配合和桨频控制成为技术分析样本,而首次搭档的年轻组合李婷/周颖在激流回旋女子双人皮艇项目中摘银,赛后李婷表示:“赛道难度比训练时更高,但教练组准备的应变方案帮我们稳住了心态。”
本届赛事中,中国队的科学备战成果尤为突出,据领队张伟介绍,队伍在赛前引入了风洞模拟训练和智能桨频监测系统,通过数据量化运动员的发力效率。“比如王瑞的起航反应时间比去年缩短了0.3秒,这直接决定了500米项目的胜负。”针对东南亚湿热气候,体能团队还定制了电解质补充方案,确保队员在高温下保持状态。
国际皮划艇联合会技术官员玛丽娜·科瓦列夫斯卡在观摩中国队训练后评价:“他们的器材碳纤维工艺和流体力学设计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准,这背后是科研团队的长期投入。”据悉,中国队此次使用的比赛用艇由国内企业自主研发,重量较上届减轻8%,减阻涂层技术更是获得国际专利。
本次亚锦赛也反映出亚洲皮划艇竞争版图的变化,传统强队哈萨克斯坦在长距离项目上优势缩小,而乌兹别克斯坦、泰国等队伍通过归化欧洲教练进步显著,日本队领队田中裕介坦言:“中国年轻选手的成长速度令人警惕,我们必须加快新老交替。”
对于即将到来的巴黎奥运会,中国皮划艇队总教练孟关良表示:“亚锦赛检验了阶段性成果,但短板依然存在,比如激流回旋的路线选择失误率比欧洲选手高10%,接下来将赴法国进行适应性训练。”国际媒体普遍认为,中国队有望在巴黎冲击至少4个项目的奖牌,尤其在女子划艇领域已形成集团优势。
赛场外的“皮划艇经济”同样值得关注,随着该项目在亚运会、奥运会上屡创佳绩,国内大众参与度显著提升,浙江千岛湖、广西桂林等训练基地陆续开放体验课程,今年暑期报名量同比翻番,体育产业分析师指出,国产皮划艇装备销量过去三年年均增长35%,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0亿元。
在清迈赛场边,一群来自云南的青少年游客格外醒目,14岁的傣族少年岩温罕举着自制标语为中国队加油米博体育平台,他告诉记者:“家乡的澜沧江很适合划艇,我的梦想是以后能代表中国参加比赛。”这种自下而上的热情,或许正是中国皮划艇运动持续发展的深层动力。
随着颁奖台上又一次奏响国歌,中国皮划艇队已瞄准更高目标,正如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瑞林所言:“从‘跟跑’到‘并跑’再到‘领跑’,我们正在书写新的历史。”